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
文字大小:
原文

首頁/熱門資訊/最新消息

【社論】反制中共複合威脅 堅守主權寸土不讓

2024/12/06

近年來,中共不斷運用海警船對我進行灰色地帶侵擾,今年更配合共軍「聯合利劍」演習,在臺海周邊及金門海域實施繞島巡航。統計光是11月,中共侵擾我國離島水域即有4次,今年累計超過50次之多。除此之外,中共海警船也在釣魚臺周邊與南海維持駐巡,已造成周邊國家極大困擾與威脅。

11月8日,中共海警1303艦艇編隊在釣魚臺鄰接區巡航,是今年第40天進入釣魚臺周邊海域(去年高達352天)。去年中共出版包含「南海十段線」的新地圖,一向與中共友好的馬來西亞率先抗議且表明無法接受,中共海警船如今幾乎隨時侵擾馬來西亞水域,甚至自今年3月30日至7月中旬期間,已在砂拉越一帶海域航行了11天。

中共利用海警船製造紛爭的作為,主要有三層用意。首先是著眼於伸張其對主權權利之管轄權,藉此製造領海主權之既成事實。中共片面擴大主張專屬經濟海域、排除他國捕撈漁業資源及打探海底石油天然氣能源之作為,意在騷擾菲律賓漁民、我國與日本漁船在釣魚臺海域的作業,以及各國在越南與馬來西亞的能源鑽探。

今年以來,中共對馬來西亞以「一帶一路」倡議投資為餌,讓其熱切期待一條經馬來西亞連接中國大陸的高鐵基建,另一方面卻對馬來西亞在砂拉越一帶海域的能源鑽探作業予以無情打壓,甚至從鑽油作業平臺即能目視中共海警船巡邏。今年正值馬來西亞與中共建交50週年,中共藉維權名義進行的兩面手法,讓馬國政府被朝野視為捍衛主權軟弱無力,讓安華政府倍感壓力。

其次,中共海警船對他國船隻的驅趕,往往會搭配其海空軍護航,且在東海與南海還會混搭海上民兵,形成準軍事民間船隻、準軍事執法船艦與軍機艦重層混搭的灰色地帶侵擾。在操作上,則會視需要將衝突升高或降低,目標是藉長期逗留與存在,形成脅迫威懾壓力,迫使目標國家隨時需要動用海上執法或軍事船艦疲於奔命,藉此消耗目標國資源與人力,並進一步挑釁,讓目標國民眾質疑該國政府捍衛領土主權的能力。

質言之,中共海警船近年在東海、南海的長期逗留與巡航,以及在非魚汛期搭配海上民兵集團長留的舉動,就是要製造前述效果。如今北京把這一套劇本套用在我離島,意圖誤導我國民意質疑政府能力。專家指出,中共運用海警巡航登檢執行管轄權的最終目標,是要排除他國「航行自由」的權利,逐步累積編造該海域內海化的敘事,以便將來運用於其法律戰的目的。

所謂的「航行自由」,是指各國軍艦、船舶與飛機,在各國領海以外的海空均應不受阻礙享有航行之自由。若涉及領海或海峽,根據《國際海洋法公約》,船舶享有於群島水域之無害通過權,船舶和飛機享有不受阻礙航行和飛越群島海道之通過權,是類無害通過權也適用於軍艦。

多年來,中共處心積慮,就是要防止各國軍機艦在臺海行使航行自由權。針對2022年美軍認定其軍艦通過臺海乃依循國際法通過國際水域,中共竟以《國際海洋法公約》無所謂國際水域的法律戰扭曲詮釋,並以「臺灣問題從來不是國際問題」掀起輿論戰,意圖將臺海定調為非國際水域之內海。

中共更進一步違背國際法,意圖排除他國軍艦與船隻無害通過臺海。由於臺灣海峽最窄處僅70餘海里,中共刻意擴大解釋其享有對通過專屬經濟水域船艦管轄權,並著手訂定管轄權水域相關法律,於今年公布「海警機構行政執法程序規定」。中共除了片面將臺海排除於公海外,也意在以國內法限制他國船艦無阻礙通過,要求他國船艦(尤其是軍艦)經過時必須先行通報,並聲稱具備登臨、檢查、攔截、緊追,甚至動用武力的權力。

由中共海警近期在菲律賓海域,對仁愛礁運補船隻與人員登檢、發射水砲及肢體傷害看來,中共早已謀劃進行各海域內海化的準備,未來可能在東海、臺海進一步藉由限縮航行自由,阻卻他國軍機艦通過釣魚臺與臺灣周邊海空域,製造更多擦撞與強行登檢的灰色地帶衝突事件,甚至不惜釀成流血傷亡事故,再透過大肆宣傳,讓心理衝擊與恫嚇效應發酵,俾利其搭配法律戰、宣傳戰、心理戰之三戰,遂行複合式威脅。

綜言之,因應中共灰色地帶衝突作法,我國除將持續以海巡、海空軍嚴密監控,也將研擬相關因應政策,依據我國及國際法相關規範積極執法,不讓其得逞。

資料來源:青年日報(113年12月6日)


更新日期: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