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
文字大小:
原文

首頁/古往今來/世界航空掌故/概論

F-15鷹式戰機性能優異 持續擔任空防要角

二次大戰結束後,美國空軍正式成立,這支新興兵種在其「可預見未來」的最重要任務,就是派出無遠弗屆的戰略轟炸機投擲核彈,代表真正奪取制空權的武器,不再是戰鬥機。

 這樣的想法,讓美軍在一九五○年代設計出一連串超音速攔截機,或者多功能走向的重型飛彈戰鬥轟炸機,結果當美軍全面介入越戰,負責對抗蘇聯轟炸機的超音速攔截戰機處於無用武之地,多用途的戰鬥轟炸機卻在一連串的纏鬥戰中,敗給米格機,迫使美軍投入研發一款「真正用於奪取空優的戰鬥機」,那就是F-15「鷹式」戰機。

 「重戰機」與「輕戰機」的對抗與合作

 當美軍於一九六五年正式推出「F-X初步概念方案」,著手展開新型空優戰機研究時,負責的空軍系統司令部研究部門十分保守,仍以「重型超音速攔截機」為主要作戰概念。不過另外一批曾經參加過二次大戰的空軍軍官,以非正式方式進行研究,提出了一份截然不同的設計報告,引發美國空軍內部激烈爭論。這群人後來被稱為「輕戰機黑手黨」,他們以戰機飛行員伯伊德提出的「能量機動理論」為核心,主張戰鬥機應該不負責攔截任務、不執行轟炸攻擊任務,其唯一的目的就是與敵軍纏鬥,奪取絕對制空權,因此戰鬥機必須減輕重量、簡化結構,從而增強速度與機動性。

 「輕戰機黑手黨」認為,戰鬥機需要有良好視野、優越的機動性能、可靠的近距纏鬥武器(機砲),但其並未忽視飛彈科技的發展,也強調視距外的空戰能力。F-15首架原型機於一九七二年七月初次試飛,可說是「輕戰機黑手黨」與「重戰機傳統派」合作妥協的機種。與海軍F-14與其最大假想敵Mig-25一樣,採用雙垂直尾翼構形,整體設計方正,較其最早設想重量整整少了將近十噸,空重仍有十八噸,屬於重型戰鬥機。

 F-15採用兩具F100-PW-100引擎,在最小起飛重量情況下,推力比超過一,機動性能良好。其採用AN/APG-63長距離雷達,既能獨立在遠處偵測敵機,又能與空中預警機合作,加強其攔截與空戰作戰能力。根據越戰經驗,F-15在右翼根部前端安裝了M61A1二十公厘火神砲,能夠在近距離與敵機靈活交戰;其機腹與翼根掛架最多可以一口氣掛載四枚響尾蛇飛彈與四枚麻雀飛彈,火力強大。

 然而剛開始量產的F-15A/B有許多問題,其航程較短,部分型號甚至比輕型戰機F-16還短,引擎的品質也不是很穩定,造成多起事故。因此在首個F-15聯隊成軍後短短三年,F-15C/D就於一九七九年開始加入美國空軍行列,F-15C/D擴大了油箱,並且具備加掛外部適形油箱能力。四年後,美國空軍又進一步進行了「多階段性能提昇計畫」,不但改良F-15C/D的飛控與射控系統,讓其能夠配備新型號的響尾蛇、麻雀與AIM-120先進空對空飛彈,又加裝數款電戰系統、反制裝置,以及與俱備俯視能力的AN/APG-63PSP雷達,空戰能力獲得進一步提昇。

 一○四比○的優異戰績

 與海軍的「兄弟機」F-14不同,F-15在服役過程中經歷多場空戰,早在一九八二年,敘利亞空軍在黎巴嫩戰爭中有高達八十餘架Mig-21、Mig-23以及少量的Mig-25,其中一部分是以色列空軍F-15的戰績,雖然俄羅斯聲稱一架敘國Mig-21曾以一枚AA-8空對空飛彈擊落以軍F-15A,但實際上該架戰機帶傷返回基地,並且成功修復。F-15首次參戰,就繳出一張亮眼的成績單。

 一九八四年,沙烏地阿拉伯皇家空軍的F-1,5也在與伊朗的小規模衝突中擊落兩架F-4。而在隨後的一九九一波斯灣戰爭,這批沙國F-15也締造兩次擊殺紀錄。不過波灣戰爭的最大「贏家」,還是美國空軍,整場戰爭共三十九次擊落紀錄中,有三十六次是F-15創下(包括部分是F-15E打擊鷹機隊完成),唯一的缺憾是,這些擊落紀錄大部分是在追擊情況下完成,而不是戰機與戰機的正面空戰。除此之外,美軍在科索沃也曾與Mig-29交手,留下四比○戰績。

 根據美國空軍說法,在美國、以色列、沙烏地等國的F-15服役至今,已創下超過一○四架擊墜紀錄,雖然有不少國家「宣稱」擊落了F-15,但除了地面砲火與機械故障外,沒有任何「敵機」曾擊落F-15,頂多只能讓它「帶傷回家」。

 戰場生存性極佳

 F-15的生存性究竟有多好?從一九八三年五月一日,以色列空軍的一次纏鬥訓練便可見分曉:當時一架F-15D與一架A-4天鷹式攻擊機意外相撞,F-15D的右翼幾乎整個被撕裂,只剩最內側的零點六公尺左右還在,可是飛行員不但未聽命令彈射,還成功把這架被重創的戰機迫降機場。此事件並非奇蹟,根據事後調查,F-15機尾的巨大水平面機與其進氣道、機身等部分都能提供相當的額外升力,換言之,F-15的優異設計,能夠讓許多架受到重創的F-15戰機都能成功返航。

 F-15屬於重型戰機,但強力引擎讓其具備優異機動性能,無論攔截、巡弋、爭奪空優,樣樣精通,美國空軍甚至還在一九八○年代,以F-15作為低軌道反衛星飛彈的載台,利用F-15的射控雷達,在音速一點二二馬赫下以六十五度仰角發射飛彈,成功擊毀離地五百五十公里高的衛星。

 除此之外,F-15的龐大機體又提供了改良空間,成功讓這架「沒有任何一磅用於對地攻擊」的空優戰機,在保留空戰能力的前提下,搖身一變成為一流打擊戰機—F-15E。

 當然,F-15戰機也不是毫無缺點,其造價高昂,功能單一,在多用途戰機派眼中是「遺世獨立的怪物」,在「輕戰機黑手黨」眼中是「大而無當的肥傢伙」,而在新崛起的「匿蹤派」眼中,F-15方正外形是最好的雷達反射面。在F-22「猛禽」匿蹤戰機服役後,F-15不得不讓出美國空軍第一把交椅,但其現在仍擔負美國空防重要角色,加上其過去優異戰績,F-15名列史上傳奇名機之列,自是當之無愧。

資料來源:軍事新聞網


更新日期:2024-02-23